新闻中心

《中国高新区》--奋力推进特色产业综合体建设 努力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

  • 作者:汪洋
  • 浏览:11735
  • 日期:2014-05-07

摘要:作为全市创新发展的主战场,已阔步“建设中科智城,打造江淮硅谷”新征程的合肥高新区,产业园建设也正朝着特色产业越来越鲜明、集群效应越来越明显的方向快速发展。本文以合肥高新区管委会开展工业地产开发、建设、运营和管理的主体企业合肥高新股份有限公司为例,简述了合肥高新区如何奋力推进特色产业综合体建设,努力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的方法和过程。

 

产业园是加速企业集聚、培育产业集群的重要平台,也是合肥高新区实现“大湖名城、创新高地”宏伟目标的重要载体。伴随着“工业立市”战略的深入推进,创新产业园、蜀山电子商务产业园、立恒工业广场等一批享誉全国的大型产业园雨后春笋般涌现在庐州大地。作为合肥市创新发展的主战场,已阔步“建设中科智城,打造江淮硅谷”新征程的合肥高新区,产业园建设也正朝着特色产业越来越鲜明、集群效应越来越明显的方向快速发展。

合肥高新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高新股份”)是合肥高新区管委会开展工业地产开发、建设、运营和管理的主体企业。2012年成立至今,尤其自2009年以来,公司坚持以“筑巢引凤”为责任,以“培育产业集群”为使命,开发建设了240万平米土地集约、功能集成、产业集聚的特色产业园,成为高新区内企业成长的“摇篮”、产业集群的“载体”和创新发展的“平台”。

 

一、筑巢引凤实现龙头企业集聚和优势产业集群

企业“遍地开花”带来的“散、小、多、弱”是各开发区早期存在的普遍现象,而产业园则是促进企业集聚发展、构建产业集群的重要途径。

近年来,合肥高新区以项目为生命线,聚焦“三体”建设(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用一体、创新载体),着力打造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核心载体。高新股份作为“创新载体”的开发单位,投资建设了创新产业园、科技实业园、信息产业园、光机电一体化园、创意企业孵化基地、明珠产业园等8个特色产业园,其中创新产业园是安徽省最大的创新平台。“内陪”了科大讯飞、安徽科力等几十家本地企业,“外引”了量子通信、深圳腾讯等近千只“金凤凰”落户。

产业集群并不是企业的简单堆积,企业间的有机联系是其产生和发展的关键。在各产业园,高新股份严格按照产业定位,引进辐射力、影响力和带动力较强的龙头企业,再以龙头企业为核心,通过品牌带动、创新推动、产业拉动,吸引上下游关联企业滚雪球式向园内聚集,并形成具有专业分工与协作关系的产业链条,从而产生集群效应。目前,各产业园分别培育出了以科大讯飞、科大创新、朗坤物联网、联发科技、安徽科力为代表的智能语音、智能电子产业集群,以深圳腾讯、北京幸星、完美世界、广电传媒为代表的动漫游戏、数字出版、广播影视产业集群,以量子通信、美国思科、富春通信、深圳普联为龙头的公共安全、网络技术产业集群,以博微田村、泰禾光电、恒凯电力等为代表的电子装配、家电配套产业集群等十多个特色产业集群,打造出了信息产业基地、国家动漫产业基地、公共安全产业基地等多个具有较大影响力的产业基地,直接带动就业人员近4万人,实现年产值超过100亿元。其中,动漫产业基地为国家级产业基地,《黑脸大包公》、《蘑菇村的故事》等原创作品成功打入美国等国际市场,成为国内外知名的动漫之乡。

未来,高新股份将坚持规划一批、建设一批、运营一批、储备一批的滚动发展模式,谋划并启动创新产业园三期、南岗产业园、生物医药园、日本产业园开发,为高新区产业集群持续发展“筑巢引凤”。

 

二、产城一体实现产业发展和城市功能高度融合

产业综合体是以完整的产业链为核心,以完善的产业配套为支撑,以完备的生活配套为保障,能够实现产业自我聚集、自我发展的新型产业园模式,是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的内在要求。

近年来,高新股份按照“产城一体化”思路,已开发或正在建设的创新产业园、明珠产业园等产业园,既建有生产、研发、商务、办公、会议等功能设施,又配有住宅、商业、金融、酒店、休闲、娱乐等配套设施,通过完整的产业服务体系,实现工业、商业、居住及生活空间的有机融合,成为具有城市和产业双重功能的产业综合体。以创新产业园一期为例,不仅建有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撑与专业服务的全省最大科技成果交展平台、动漫渲染平台、微电子测试平台、大型科技仪器设备检测超市、高新科技人才市场,同时配套了6千平米员工餐厅、2万平米商业配套、1.3万平米酒店、近10万平米公租房,以及篮球场、乒乓球室、网球场等文娱设施,开通了多路连接园区和市区的公交路线,引进了银行、保险、法律、咨询、物流、通信、广告、娱乐等各类服务机构,满足了近万名员工的衣食住行和业余生活。目前,随着配套设施的日臻完善,服务能力的越来越强,项目已成功吸引了210多家科技创新型企业入驻,签约入驻率超过95%。所有入驻企业仅需投入设备即可实现生产。

 

三、集约节约实现最高用地效率和最大经济产出

企业自建厂房带来的最大问题就是土地浪费。建设产业园,引导企业集中布局、配套设施整合使用,是提升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水平的重要手段。推行“一区多园”和配套“一体化”,创新产业园一期内建设了一中心(科技创新公共服务中心)和三基地(动漫产业基地、公共安全基地、大学科技园),创新产业园二期内建设了科研集群基地、科技咨询基地等多个核心基地,通过公寓食堂、物业用房、物流仓储等配套设施的集中建设,物业管理及后勤服务的统一提供,既减少了各企业单独运营导致的人员、成本增加,又避免了各企业重复建设带来的土地浪费,使两项目容积率达到3.0以上,土地利用率提高了2倍,成为全市集约节约用地的示范工程。推行标准化厂房多层化,在建的明珠产业园,厂房层数设计为5层,较一层厂房建筑面积增加了19万平米,企业容纳量相应提高了5倍,建成后亩产值将超过600万元,使有限的土地空间释放出最大的经济效益。

 

四、生态先行建设低碳环保建筑和美丽绿色园区

大规模应用节能环保新技术和新材料,建设“低碳建筑”。合芜蚌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和应用技术研发中心大规模应用了地源热泵空调系统,覆盖面积近8万平米,运行费用比传统空调系统低40%,每年节省电量约300万度,成为全省首批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项目。创新产业园一期屋顶集中建设了太阳能光伏发电站,安装光伏电池组件8528平米,每年为园区企业提供电量68.7万度,成为全市首批屋顶光伏发电站之一。坚持生态立园,打造花园式美丽园区。创新产业园一期以“亲近自然”为主题,绿化面积7.2万平米,绿地率37%,建有2.1万平米的中央公园,植配四季常青有花、色彩丰富、层次分明,于2012年被评为合肥市“花园单位”;在建的创新产业园二期利用原有地貌的水体资源,设计了三个江南景致的湖面景观,寓建筑于自然之中,在“山”与“水”之间营造出美丽、生态的创新平台。

 

五、灵活运营构筑企业投资热土和创业兴业高地

“筑巢”的目的在于“引凤”。在产业招商上,成立高新区管委会分管领导任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组员的招商服务协调小组,统筹负责招商决策及服务协调工作;坚持“走出去,请进来”,采取推介招商、网络招商、以商招商等方式,定向、定点、多区域、多领域招商;坚持“抓大不放小、大小两手抓”,既重点引进行业前景好、辐射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又不放弃作为配套的中小企业,然后根据产业定位“择优录取”,形成“大企业顶天立地”和“小企业铺天盖地”的发展格局。

在运营管理和服务上,坚持“租售结合、以售为主”的灵活运营方式,并按相关政策与标准对入驻项目提供支持与奖励;坚持“一站式”服务,为企业提供政策咨询、银企对接、资金担保、后勤服务等全程服务和代办,用“金牌服务”让产业园成为企业成长的沃土。例如帮助企业代办工商注册、税务登记、入区备案、房屋产权证等相关手续,申请国家与地方产业优惠政策、各类奖励与补贴;联系金融、担保和基金投资机构,为企业提供融资及担保服务;主动联系行业主管部门和协会,定期组织召开企业联谊和座谈活动,营造出具有创新活力和创新效率的创新环境

 

六、多元融资服务工业地产建设和园区企业发展

资金是工业地产开发的“源头活水”。相对于经营性房产而言,产业园开发具有投资规模大、回收期长等特点,融资压力较大。为了给项目建设输入更多“资金血液”,高新股份积极探索不同的融资渠道,建立健全结构多元化、方式多样化的多层次融资体制,不到一年时间融资规模便接近20亿元。其中,从立项到放款仅用89个工作日的创新产业园二期银团贷款,以15亿元的融资规模成为高新区建区以来最大的单笔项目贷款;另外,自2008年以来,高新股份发行各类信托产品3期,筹集资金3亿元,成为银行贷款的重要补充。

在多渠道为自己“输血”的同时,多方式为入园企业提供融资、担保服务。由于受发展规模和融资能力限制,很多中小企业购买厂房意向强烈但资金短缺,为帮助他们落户发展,高新股份主动对接金融机构,有针对性地为他们量身订制融资方案,并根据需要提供阶段性担保、回购承诺或联系担保公司提供保证等服务,协助企业从银行取得按揭贷款、购得厂房。(作者系合肥高新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